第七期:我在四川很安逸|陈永强:从无路到通途
5340
2024 / 12 / 18
虽然侍酒师和品酒师的证儿都扯了,但我还是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位农民姐姐。
为什么?
因为好酒来自好葡萄,好葡萄是种出来的,是农民的付出和大自然的回馈。
我一直觉得大自然比男朋友靠谱,因为一分付出必定有一分收获,维护好的土地和植物,即便有天灾也能很快恢复;而男朋友往往扮演着白眼狼的角色!(此处一堆小箭头)
自从昨天放话出去——不写文章没喝酒,我就绞尽脑汁想题材。书架上看了一圈想找些灵感,可很多喝酒有关的内容别人已经写过了,我不觉得比那些大师有学问有经验,前思后想,我还是给大家写写葡萄本身吧。
一讲到葡萄种植,业内人士,特别是欧洲人,第一个想到的词汇就是“嫁接”——欧洲基本上所有的葡萄都是经过嫁接的。
为什么? (我就是好奇!)
理论上葡萄只要遇上合适的环境是可以永生的,藤条不断攀爬,变粗壮。
(一株十五世纪的老藤)
但是在1866年的时候,法国的葡萄突然开始得一种怪病,叶子变成红色,纷纷掉落,根部溃烂,导致葡萄藤大批量死亡。法国葡萄酒的产量直线下滑,15年内减产了7成。同时这种怪病也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超过三分之二的葡萄都未逃过此劫。
(Jules Émile Planchon教授)
法国政府出巨资寻求整治方法,当时由蒙彼利埃大学植物系主任Planchon教授牵头,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终于发现了怪病的根源 -- 一种叫“根瘤蚜(phylloxera)”的小虫子,它早年跟着葡萄秧从北美洲传播到法国。这种小虫子依附在葡萄的叶子和根部,吸取树汁,导致根部坏死。
了解原因之后,必定要寻求治疗方法,最后还真的找到了!
我估计这位教授穿越读了金庸,因为他认为:“毒药旁边往往生长着解药”,解决的方法要从害虫的身边找!因此他从小虫子的发源地找起,发现北美葡萄品种的根部对这种蚜虫免疫,蚜虫只会附着在葡萄叶子上,而不伤及根部。于是他就想到了嫁接,把欧洲葡萄嫁接到美国品种的根上,这样,葡萄是欧洲的葡萄,根是美国的根。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一是要匹配适合欧洲土壤和环境的根;二是要抵抗社会舆论的压力,毕竟突然要嫁接所有葡萄在美洲品种上,在思想观念上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但教授团队还是抗下来了,他的名字也被记入了史册。
虽然后来人们用转基因等各种方式研究出了抗虫的葡萄品种,但果实品质始终不理想。因此“嫁接”这种成本相对低廉的方法被一直沿用和推广。
但即便嫁接得再好也不是原装的,嫁接对葡萄藤生长还是有影响的,因此现代葡萄藤一般经过40-50年就会进入衰退期,虽然还能找到一些上百年的老藤,但产量十分少,更多的是噱头罢了。
那么你会问,如何嫁接呢?砍一半绑在一起就是了吗?如何选择合适的根?现在欧洲哪里还有原根藤呢?
我们接下去几天慢慢说!
(终于可以喝酒啦!呵呵)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和打赏哦!打赏记得留名哦!
每天“无字不举杯”的承诺要坚持下去...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