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侨联】李烈钧:志在巅峰海归梦

华人 3416 2015-05-27 09:16:15

海归精英,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倾其智慧与才干,不懈执着与追求,黾勉苦辛,朝乾夕惕 ,卓尔不群,业绩非凡。他们如宛转前行的清溪,不重张扬;如温润纯正的珠玉,静静辉映。

因缘际会,美国《华盛顿中文邮报》副总编辑于天竹来华考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结识了一大批在这里创新创业的海归人才。采访和闲聊,倾听和思考,踏勘和感悟,于天竹得益满满,如获至宝。她仿佛听见中国政府对科技人才的声声呼唤,似乎看见杭州湾涌动的改革大潮,感受到江浙沪长三角龙头昂首,眺望到中西部龙身跃起、龙尾呼应……

海归圆梦,桩桩件件,皆可谓科学家的创业宝典,年轻人的励志大片,中华儿女的爱国史诗。于天竹文思如涌,一个个精彩感人的追梦圆梦故事,成为她电脑键盘流淌奏响的乐章,华彩迭出,组合成《海归梦•中国梦》的专题系列报道,在《亚省时报》、《新世界时报》等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发表。2014年7月,深入采访、润饰丰满后的同名长篇纪实文学《海归梦•中国梦》,由中国国内出版社公开发行。

于天竹本身就是华裔海外游子,浸淫于新闻和文化工作多年,2000年移民加拿大,曾供职于多家媒体。新闻的良知,中华的血脉,东西方文化的考量,使她对海归精英的经历深切理解,感同身受。同时,女性的温婉和细腻,形成视角熨贴、思维流畅、叙述客观、艺术独到的叙事风格。“讲好中国故事”,于天竹“讲”的一个个海归故事,宏大叙事和细节描述渐次铺开,溶入了东方价值观的亲和与人文情愫。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渴望、拼搏、挫折、困顿、勇敢、软弱、孤独、放弃、失败、奋起……闯荡世界,成与败的抗争,灵与肉的拼搏,构成了纷纭万象的文化图景。

生当作人杰,盛世出俊彦。海归精英,个个都是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佼佼者。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汇聚了一大批各个领域问鼎夺魁的英才豪杰。可否说,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时机,已然在望?

当今人类,面对十大挑战,第一个就是能源。解决之法,考虑风能、日光、地热、海流、核能、生物能……年逾耄耋的美国工程院院士鲍亦和将风能列为攻克之首。“以风代煤,以电代油”,他领导的福禄风电公司成为美国第二大风电公司。鉴于他对风电技术的革命性贡献,美国能源部授予鲍亦和“全美能源创新最高奖”。

然而,鲍亦和的视野,纵目于中国广袤的海岸线了:“如果把中国沿海200海里以内的海上风能资源全变成绿电,转换的电量将是中国全国现用电量的10倍以上。”2012年4月,鲍亦和一辞再辞,最终辞去美国的工作,率领十位博士、六位硕士组成的创业团队,进驻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些人才,有美国一起归来的战略伙伴,也有他从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聘请的有志之士。海创园入园项目签约仪式上,鲍亦和针对正在大展宏图的舟山,动情地说:“如果利用舟山40%的海域面积,每年的发电量就能达到12800亿度。如果按每度电8分钱收取海洋使用费,那么舟山每年这块的总收入可达1000亿元。”

鲍亦和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亲自引进的人才。他在祖国二次创业,近期目标是:2至3年内实现年产1万套风力发电机,年产值将达13亿元,在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海创园充满传奇和神奇。现代病人,谈癌色变。人们不一定知道:登上当今世界抗癌药研究顶峰的,是中国的海归;研发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瑞”,让“老百姓吃得起”的,是当初的农家少年、今天的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丁列明和他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赞誉为“民生领域内,堪比‘两弹一星’成果的重大突破”;丁列明的贝达药业公司在奋进,要让凯美瑞成为“下金蛋的母鸡”,要建立一个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

另一位亦医亦商的科学家项春生,研究干细胞治疗。这将成为一个主流治疗方式,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海创园里,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宫内膜干细胞库悄然崛起。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预判:这个领域技术发展,帮助人体自身修复的新药物研发,人类寿命预期有可能达到150岁。这无疑是老龄社会的福音。

高端科研,创新创业不胜枚举:姚纳新和王建的环保和安全监测高端分析仪器仪表的聚光科技,朱一心的能够测定“三聚氰胺”在牛奶和其它物品中含量的电喷雾离子源,梁坚的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陆侨治的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离子交换,欧阳宏伟的骨、软骨、肌腱等组织的再生技术进入临床应用,朱笑慷四人组掌管各类理财产品几十亿元的龙旗科技,邹湘坪点亮的“阿拉丁神灯”——LED绿色照明,郑攀的造福糖尿病患者的智能胰岛素泵……年复一年,貌似枯燥的背后,是科技攀登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梦在心里,心有多广阔,梦的思维就有多远大。他们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休戚与共,心心相印。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批海归精英,没有纨绔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学业顶尖、事业有成、家产丰厚、生活优裕而毅然决然回归祖国。“一腔浩然气,万里快哉风”——为亲近桑梓,为感恩中华,为施展抱负,为报效祖国。

于天竹徜徉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林木葱茏,廊道逶迤,天光水色,心旷神怡。这里坐拥西溪湿地,春可踏青,夏可赏荷,秋可听芦,冬可探梅。于天竹气定神闲,理性与感性同步,她清醒地知道,所见所闻所思所著,只反映了祖国人才工程巍巍高楼大厦林立之一隅。

各地都在行动。此前,在2011年4月,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筹建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将杭州未来科技城与北京未来科技城、天津滨海科技城、武汉东湖科技城,并列为央企集中建设的四大人才基地。中组部此举,旨在借鉴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的经验,将基地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代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特区”。再往前追溯,2008年12月,国家就出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由此而衍生“省千人计划”,又一波“东方风来满眼春”!紧锣密鼓而后筑巢引凤,一系列政策、方针、举措接踵推出,迅速落实。求才若渴,求贤之切,彰显了生机勃勃的发展中大国的高度自信。这是何等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

海纳英才,志在巅峰。时代需要海归,时代也能成就海归!

     (作者系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体坛报》原总编辑、高级编辑、兼职教授、作家)

http://www.zjsql.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id=25487


上一篇:甄凯婴:服务同胞心气爽
下一篇:【浙江省侨联】李烈钧:志在巅峰海归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