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万润龙:一位海归对家乡的反哺——读于天竹的《回归梦,中国梦》

华人 4213 2015-06-11 20:10:08

拿到老朋友于天竹的新书《海归梦 中国梦》,一份欣喜油然而生。这位曾经是我们的同事而后又去海外发展的小师妹如今终于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新成果,她的《海归梦 中国梦》又何尝不是她这位海归的又一次圆梦?

万润龙.jpg

万润龙(文汇报高级记者 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天竹向读者展示的群体,其实是她的同道:一群海归,一批有梦想的创业者,都有着各自的传奇故事。天竹则是把这些成功者的传奇发掘了出来,奉献给了读者,也成就了她自己的又一段传奇。

感谢天竹,让我们大家认识了这样一批有梦的海归,包括成功研发抗癌新药并登上《福布斯》封面的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建立干细胞库并获得美国FDA颁发的首个宫内膜干细胞临床研究批文的项春生,带领团队坐上国内高端分析仪表行业投吧交椅的姚纳新,“水刀之父”鲍亦和,研制成功新型离子源产品并拿到国际通行证的朱一心,为解决大中城市停车难而创建智能停车系统的梁坚,致力于环保事业并研创出脱硫系统新技术的陆侨治,在基础医学上卓有成就的欧阳宏伟,誓志打造金融帝国的朱笑慷,自主研发成功高科技“阿拉丁神灯”LED新产品的邹湘坪,为糖尿病患者研制成功智能胰岛素泵的郑攀,研发和生产外周血管载药支架和球囊的赵中。这十二位海归人才在余杭未来科技城创业的传奇故事,传递的是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希望,让读者感受到振奋和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二位海归人才创办的全都是民营企业。这无疑是给浙江的民营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和浙江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生产总值、60%左右的外贸出口、50%左右的税收和解决了90%以上的社会就业。可以说,民营经济为浙江今天的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民营经济同样造就了浙江的另一个“短板”:科技含量的欠缺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据了解,浙江目前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企业高级职称人才比重不到事业单位的三分之一,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的比例仅列全国第17位。由于创新型企业少,企业转型慢,“低散弱”的产业结构难以吸纳科技型的劳动力。破解“创新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加快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迈进。杭州余杭区的决策者高瞻远瞩,创建未来科技城,打造中国的硅谷,使科技人才积聚,并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经济服务。作家天竹以敏锐的眼光敏感地抓住这一新生事物,浓笔重彩地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告诉给读者,充当的是远航船上瞭望者的角色。天竹在完成这本书之后发过这样的心声:“审视当今国际社会,中国正在努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知名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已经开启,我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她把无数海归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完成了一次对祖国对家乡的反哺。

“硅谷的真正秘密是人才。”这句话是全球最大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创始人兼董事长里德霍夫曼与人合著的《联盟》的开篇。一百多年来,硅谷培育了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无数依靠智慧和知识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人。他们的研究成果、产品和投资,缔造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传奇,在为自身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是改变了全世界。作家于天竹在《回归梦,中国梦》中展示的是同一个话题:我们要建立持久的成功,依赖的正是人才。这批有着明确的愿景,对自己致力的事业充满热情,为了实现目标,他们永不言败。有了这样一个群体,未来科技城必将成为浙江和中国的新硅谷。

(作者系文汇报高级记者 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http://www.chinaqw.com/jjkj/2015/06-11/52957.shtml


上一篇:【余杭晨报】中国梦,济苍生——《海归梦中国梦》读后感
下一篇:【中国侨网】邹湘坪:乡音乡情乡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