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我在四川很安逸|陈永强:从无路到通途
5340
2024 / 12 / 18
五一将至,感觉有两个热点:一是小长假出行,机票、高铁票都不容易抢;二是“第二波”的话题,因为第一波过去快6个月了,第二波“似乎”该来了。
作为佐证,有人在朋友圈晒出了“二阳”的两道杠,也有人去上海看了个车展,没吃到冰激凌,反而沾到一身阳。还有人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证据:核酸阳性率上升。
我们要担心“第二波”吗?如果说去年年底的第一波导致几乎90%人感染,第二波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疫情三年,关于新冠的小作文已经让我写吐了,本来已经不愿意写这个话题,想翻篇了,但是疫情似乎就像嚼过的口香糖,虽然无味,粘性却很强。第二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谢天谢地,今天外交部发言人间接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4月25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本着科学精准、安全有序的原则,中方将进一步优化远端检测安排。自4月29日起,所有来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
有人看到这里一头雾水,一是没想到现在,2023年4月,回国竟然还需要测核酸,二是没看到这跟“第二波”有啥关系。
48小时核酸一直是回国、来华人员的槽点,不但检测费用贵,检测不方便,而且看不到任何实际意义。哪怕把这钱捐给希望小学都好。现在,谢天谢地,这事终于翻篇了。
至于跟“第二波”的关系,大家可以这样想:如果“第二波”真是个事,那么现在就不会说要取消回国核酸检测,应该严防死守才对!
所以,那些期盼“第二波”来临、全国又回到“严防死守”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但需要指出,新冠病毒确实还存在,并没有被清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却可能两次感染新冠病毒,虽然可能是不同的毒株。
感染的风险仍在,但因为有疫苗、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病毒的杀伤力已经没有那么恐怖。有基础病、高龄的人仍需要有一定的防护,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该干嘛干嘛。
病毒虽然还在,但不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们去做。
但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需要的,这也许是疫情留给我们的礼物。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