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妙芬教授以“AI时代的中文任务教学与教学评估”(Task-bas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Era of AI)为题,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面对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一线语言教师特别渴望的及时雨。曾教授首先给语言老师吃了一颗定心丸——“AI不会取代语言教师”。与此同时,曾教授也指出AI的确在一定程度、一定方面可以服务于语言教师和学习外语的学生。比如,在语言教学上,AI可以担任助教的角色;在语言学习上,AI可以充当家教的角色。但曾教授提醒外语教师与学生注意,AI在提供以上服务的时候并非专业的语言教师,可能缺乏语言教师所具有的对特定语言功能、语法分析的专业知识,也有可能会给出错误回答。曾教授通过一系列研究总结出四个要点。第一、虽然ChatGPT 3.5可以为语言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提供一些思路想法,但无法完全针对个别课堂个别老师个别学生的需要,设计出符合我们真正需要的教学材料。第二、如果使用ChatGPT 设计教学活动或材料,最后还是需要专业的语言教师加工重整,有时可能事倍功半,不符合时间效益。第三、ChatGPT 3.5无法达成“同功能多句型”的语言产出,词汇正确与水平差异也会有所偏误。第四、过分依赖ChatGPT 会使语言教师的思考僵化,逐渐失去教学创造力和专业思辨能力等。曾教授总结道:“ChatGPT没那么牢靠,专业素养能力最牢靠”。曾妙芬教授的报告也包括一套完整的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任务型教学单元,细致入微地向与会教师呈现了如何从“我会”陈述(Can-do statements)出发,设计任务、采用真实语料,并成功将任务型教学法与科技工具相结合运用到中文教学中。
下午另外一场精彩的特邀嘉宾报告是由线上中文教学品牌Rita’s Chinese Academy的创建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中文教师范书红老师带来的“从声调到句调——针对非华裔学生教授中文语音系统的一种可能性”。范老师首先提出了有关中文语音教学的几个根本性问题请与会者反思——“教发音重要吗?教师实际上用多大比例的教学时间进行中文语音教学?”“中文语音教学应该在哪个学习阶段进行?如何教?”“教发音就是教拼音吗?”随后,范老师详细讲解了中文语音教学的特点以及中文发音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并着重强调了声调的教学,包括单个声调的教学应尊重语言事实、四个声调之间是一种相对关系、四声在组合中的相互影响及变调等。在句调方面,范老师指出音域的变化、音节之间的相对长短、音量的大小差异等决定了中文句子中的轻重音与整体节奏,而句调是使学生中文发音更加自然、富有感情的关键层面。范书红老师的报告从宏观入手,逐渐细化,深入浅出地为与会教师进行了一场系统化的中文语音教学培训。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